notes
未读
传感和检测技术:压电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正压电效应),反之亦然(逆压电效应)。这种转换通过压电常数d量化,其值$d_{ij}$取决于作用力方向(j)与电荷产生方向(i)相对于材料坐标系(电轴、机械轴、光轴)的关系,并由压电系数矩阵描述。
石英晶体是常用压电材料,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稳定性好、工作温度和湿度范围宽等优点,展现纵向和横向压电效应。其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压电系数d、刚度H、介电常数ε、电阻R和居里点。
由于压电传感器输出信号微弱且阻抗高,需前置放大器进行放大和阻抗转换。测量电路可采用电压放大器(高频响应好,但无法测量静态力)或电荷放大器(输出电压与电缆长度和电容无关,是其主要优势)。
notes
未读
传感与检测技术: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其中热电偶是一种核心类型。它由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组成,利用塞贝克效应,当两接点存在温差时,产生与温差成正比的电动势(电压)。其测温原理是保持冷端温度恒定,则热电偶的总电动势仅与热端温度相关。
热电偶产生电动势的必要条件是材料不同且存在温差。中间导体定律、标准电极定律和中间温度定律是其工作基础,尤其中间温度定律是冷端补偿的关键。
由于实际应用中冷端温度常不为0℃,为保证测量精度,需进行冷端补偿。常见方法包括冰浴法、冷端温度修正法、电桥补偿法、延伸导线法以及智能补偿等。理解热电偶原理及其补偿方法,对实现精准可靠的温度测量至关重要。
notes
未读
传感与检测技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本文深入剖析了电阻应变传感器的核心原理,即利用材料形变改变电阻的特性,通过弹性元件、应变片和测量电路实现力的精确感知。文章详述了金属和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机理、灵敏系数及各自特性,并重点介绍了单臂、半桥和全桥等电桥测量电路,展现了其灵敏度和线性度的提升。这些传感器在力、压力等测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虽然文中提及了温漂、蠕变等局限性,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微小的形变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为精密测量提供了基础。后续研究可聚焦于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拓展应用场景。
notes
未读
传感和检测技术:测量误差及其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详细区分了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和引用相对误差。文章系统地阐述了系统误差及其检验与消除方法,例如引入修正值、替代法和对照法,并以高中物理中的电桥法为例进行了生动说明。同时,也对随机误差的分布特性及其评价指标算术平均值和均方根误差进行了梳理,并提及了粗大误差的识别准则。其价值在于为读者构建了严谨而易懂的测量误差认知框架,方法上结合了理论与实例,结论清晰,后续可进一步探讨各类误差的量化处理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